生命绿洲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2265|回复: 5

淘汰婚姻制度的理由及其它/朱鹏

[复制链接]
沧海 发表于 2010-1-27 12:50:5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源:http://dssctx.blog.tianya.cn/

第三生存体系理论将为社会学工作者打开发展空间

到那个时候,封建帝王的御用文化就不会象现在这样阴魂不散了
  
『关天茶舍』淘汰婚姻制度的理由及其它
作者:朱鹏 提交日期:2005-1-2 11:37:00
  
淘汰婚姻制度的理由及其它

04.6.10《朝日新闻》:日本出生率连年下降 日本的“合计特出出生率”已经从02年的1.32下降到了03年的1.29。...今后的经济活动将造成巨大影响。

俄罗斯《消息报》04.05:在俄罗斯,婚礼正日益减少...;孩子越来越少:1989年有3600万,今天只有2630万。(丁客增多)有孩家庭:一孩占65%、两孩占28%、三孩以上占7%。普京说这是“国家危机”。

欧盟委员会(02年)警告说:“即使移民的人数众多,也无法解决老龄化给欧洲带来的问题。...我们无法制止或扭转欧洲人口严重老龄化的进程。”法国总统希拉克:“就人口学来讲,包括法国在内的欧洲是在自取灭亡。”

《国际先驱论坛报》04.05.12 根据保守的估计,到2020年,印度的年轻男子(15至34岁)将比年轻女子多2800千万。在中国,这个数字将接近3000千万。

......

2002.11.25 美国战略及国际问题研究中心专家杰克逊警告说:“世界已经站在人口结构革命的门槛。”“世界逃避不了它所带来的挑战”“而问题又比想象中更严重。”(《参考消息》02.11.28)??
    

工业化至今,大多数国家的人口都出问题了。一方面人口总量过多,另一方面又出现人口老化。为什么会这样?作者认为,这是因为现有的人类的生育机制——婚姻制度——是属于个体经济的,已经不能适应工业文明的需要,她应该被淘汰了!婚姻制度产生与数千年之前,是在个体经济条件下,男性为了自身的利益而发明的。如今,婚姻危机处处呈现,本人认为这正是因为在大多数地方个体经济已居次要地位,人们头脑中的婚姻理念、家长的权威以及有关道德的束缚力失去了其经济基础所致。最严重的问题是,在婚姻制度下社会无法对人口的数量、质量实行有效的管理。作者认为,在不远的将来,人口问题就将给于婚姻制度以毁灭性地一击。

个人利益与社会(公众)利益是一对根本性的矛盾,为了社会的稳定,需要制定一系列制度来使这两者(个人利益与社会(公众)利益)趋于平衡。当各种因素发生变化后,原有的平衡会遭到破坏,这时需要淘汰旧制度建立新制度,使个人利益与社会(公众)利益达成新的平衡。工业化、福利化、知识化是人类历史长河中出现的新元素,它们否定了小农经济,而与小农经济配套的婚姻制度看来与这些新元素是不合拍的。淘汰婚姻制度,施行人口社会化正是人类社会现在要做的事情!下面略述几个淘汰婚姻制度的理由:
      
1、科学的人口控制:本人认为,首要的一点就是生育问题要由社会来控制而不能再由个人说了算了;其次,依据国家的资源、经济、军事、政治及国际关系等因素制定人口发展目标;

2、两性和谐:在《最后的母系家园》中,作者告诉我们:在我国云南泸沽湖地区生活在母系氏族制度下的男女之间,没有买卖关系、没有死缠烂打、没有情杀...。相对于婚姻的社会这已经是very good了;
  
[北京晚报04.10.23第7版周明杰文章]“公安大学近期对凶杀案件起因进行了一次统计调查,因家庭暴力诱发凶杀的案件占了最大比例,其数字比仇杀、金钱驱使的凶杀案件高出了很多。”高出了很多啊!那些说“婚姻制度有利于社会稳定、维系情感”的人应该闭嘴了。实际上,婚姻制度使一些人走上了发疯之路。
  

这几年,北京的法院开始支持分手费了。这个事情在我看来实在是太好了,它把同居变的和婚姻差不多了。这样一来那些怕麻烦的人就有可能不再玩同居,而改玩一夜情了。如果把一夜情发展成长期一夜情,就是什么?就是母系社会的“走婚”啊。真是条条大路通罗马啊,我就说应该向母系社会回归嘛。这样人们之间的交往成本会减少,社会比较和谐。

可以说,法院支持分手费就是人类社会向淘汰婚姻制度迈出的又一个脚步。

3、养老问题:如今老龄化问题日益严重,有孩中年人负担沉重,应该彻底放弃养儿防老观念,全面提升社会养老功能;有人认为,中国已经没有时间应对人口老龄化的危机了,也就是说可能要发生大面积的人道灾难。现在,空巢老人越来越多,有些独倨老人死在家里几天后才被人发现。

[你的子女只一半是你,而你的孙子孙女只是你的四分之一。经过几代之后,你所能指望的,最多是一大批后代,他们之中每个人只具有你的极小一部分——几个基因而已。]——《自私的基因》

在一些人家里保存着祖上传下来的家谱。这些家谱有的起源于上千年、甚至两千年前的祖先。用这种方法,祖先们希望自己能够香火永续;后代们希望自己能够光宗耀祖。很矛盾啊!从基因的层面看,民族、甚至国家就是基因的熔炉,每个人都是“杂和面”;而在婚姻的社会里,人们却要把这些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杂和面”贴上不同的牌子——姓氏。

实际上“老我老以及人之老,幼我幼以及人之幼”这个理想,在基因的层面上是一直被人们履行着的。而婚姻的社会是不会永远持续下去的,届时,“老我老以及人之老,幼我幼以及人之幼”这个理想也会在人间履行(当然是依靠制度的建设来实现,而非依靠人的觉悟)。

4、优生:排斥不良基因,使个体更健康少生病;选择良好基因以适应环境;

[新华社讯04.07]:“我国出生缺陷人口居高不下,每年有80万至120万出生缺陷婴儿,平均每30至40秒就有一个。(估计每出生20至30个婴儿中就有一个)”[北京晚报讯](04.10.25第35版):“地中海病需要不断地输血维持生命,如果不及时给孩子输血,将会造成颧骨突出、鼻梁塌陷等面部畸形,同时还会伴随肝脾肿大引起的腹部肿胀,严重的还将危及生命。这是一种遗传性疾病,目前惟一的办法就是进行造血干细胞移植,但这种手术不仅合适的干细胞很难找到,而且手术费用要二三十万。据卫生厅介绍G省约有700万地中海贫血病基因携带者,占全省人口的10%。”这些可怜的人可以生育吗?有多少不良基因在人间传播啊?只有淘汰婚姻制度,让专业人员有施展专长的空间,才能实现优生。婚姻制度实在是妨碍优生!(婚检不算是优生手段呕,只是不劣生而已。谢茶娃娃的提问)

5、专业化趋势:养老、照顾病人、养育后代的软硬件会日趋专业化,这将不是每个家庭和个人可以做得好做得到的;

6、促进男女平等、社会平等:(参见本人《血亲制度纵横谈》之重女不轻男)

a、在各种有关母系氏族社会的调查报告中,我们发现妇女有地位但并不专权;而父系的社会,男人不仅专权还残害妇女。现在,虽经不断斗争在西方的妇女有了选举权和被选举权,但有人测算,照目前的进步速度,需要1000年男女才能平等。当然,男女不可能绝对的全面平等,所以,相对平等应该是人们追求的目标。淘汰婚姻制度后妇女在生育问题上将处于优势地位,所以象母系氏族社会一样,届时妇女将获得重大利益,而男人也不会一蹶不振;(生育权应该是妇女界手中的核武器)

b、人口社会化:新生人口数量由国家掌握,未成年人由国家负担。(人口社会化是淘汰婚姻制度的原因)。在这样的制度下,相对婚姻制度而言,可以说孩子们已经站在了“同一条起跑线”上了。

>某政策与人口社会化思想是不能相提并论的。

一、人口社会化思想是本人生存体系理论的结论性部分(不便多说);

二、就实施方法和预期效果来说,也是一个天上一个地下。

比如:生育将成为有偿劳动;后代一个比一个漂亮,一个比一个强壮。

7、环境保护:只有在人口社会化的条件下,才能有效地执行依据环境制定的人口目标;

8、减少发生战争的因素:人口过多造成资源匮乏、磨擦增多,是引发战争的因素;作者:和满 回复日期:2008-6-14 11:22:32 

作者:朱鹏 回复日期:2008-6-12 16:18:08

现在应该把话题转到这上面来了,因为,对现今世界秩序威胁最大的事情就是人口问题。所以,还是那句话,我们应该注意问题的重点。

--------------------------------

地球多少人口才是恰当的?就我了解的情况:

上古华夏人口增长缓慢。那不是因为上古人生活艰难,恰恰相反,那时的自然条件比现在好,人生活得轻松,人对人很友好,不存在养儿防老问题。而且上古人类有准确控制生育的方法,这种方法目前在一些古老的少数民族山区还沿用着。例如,在目前一些传统侗族人中,尽管已经采用了一夫一妻制,但每对夫妇都是一个男孩,一个女孩。传统侗族山寨不仅景色幽雅,而且自然环境中存在方方面面对人生产生活的便利。那是侗族人经过一个一个百年大计,长期规划建设的结果。由于人口稳定不变,长期规划能建立在相关确定因素基础上,而具备可行性、稳定性。

人口发展到下古,才出现部落冲突。在人的体力是主要战斗力的情况下,部落冲突刺激了生育。尽管这样,根据“九兵兵史”,商朝时整个华夏才四五百万(那时没有现在详细的人口普查,但四五百万不是商国人主观感觉出的,是3000多个部落人口汇总,加上估计各部落隐瞒,夸大、“野人”比列等因素算出的大致数)。

我不知道华夏进入下古时,有多少人。有西洋学者提出,5000年前全球人口大约一千万。假如我们认为下古时多生的人,多过多死的人。那么华夏进入下古时,人口不会超过下古结束时的四五百万。

华夏社会人与人总友好相处的关系,就是人口还没达到四五百万时,结束的。但这两者是否存在必然因果联系呢? 
  
9、[作者:_咔嚓_ 回复日期:2004-11-24 14:25:09 

淘汰了,还找的到自己的亲人吗?那样人不是更孤独更容易BT了??人与人之间不是更疏远了吗?]

————————

感谢_咔嚓_提出了这个问题,我试着回答一下:

从我国云南现存的母系社会的情况来看,男性是与自己的母亲、兄弟姐妹以及姐妹的子女生活在一起。至于自己的女友所生的孩子和自己有什么关系,在那种制度下(子女属于女方)没有人关心这个问题。男性有自己的家族要照顾,亲情也不会缺。

现代社会一旦淘汰了婚姻制度,在亲情方面调整最大的将是男性。在过渡阶段(也许可以有个双轨制过渡一下),所谓的传统文化(传宗接代、父子情等等)会与新社会发生激烈地冲突。但这又有什么办法呢?因为人口问题已经成为头等大事(这是另外的话题)!

总之,我想说担心人会更孤独是没有必要的。相反,在人口社会化的制度下,由于每个人都与社会发生了最紧密地联系(比如:人口数量、人口结构、每个人的功效等等),这就有助于“一人为大家,大家为一人”的思想在社会中形成。相比现在的冷漠社会,这不又是一条要我们去革命的理由吗?(人就是奴隶,基因的奴隶。)
    
可以说人们已经为进入人口社会化的社会做出了相当充分的准备——妇产医院、幼儿园、学校、养老院、计划生育、鼓励生育等等。一旦淘汰了婚姻制度,人们的社会生活应该可以从《最后的母系家园》中得到一些借鉴。
    
作者:朱鹏 回复日期:2004-12-26 16:44:15 

[不怕性病泛滥吗。---爱滋啊]

这些问题正在婚姻制度下的一些不发达国家中泛滥;而在婚姻制度受到冲击最重的发达国家,却有了一定地抑制。所以,看问题不要简单化。

一个饥饿的人是会到垃圾箱里找食物的,甚至去偷去抢;而一个食物充足的人则会养成很多良好习惯。性问题也一样。
     
2008-01-19 15:52:37 37゜2   居然想选择一条通往奴役之路来免于被奴役,真可悲。

===========

啥叫奴役?

所有的制度都是用来管理人的。一般来说,新制度就是先进制度。比如奴隶制度,当初也是先进制度啊?!随着社会的发展,新制度变成旧制度了,它也就被认为是奴役制度了。

10、2008-05-19 18:21:35 泰山

对婚姻属于小农经济的论证不充分,感觉说服力不是很强。

想法不是一无是处的,但是远不具备实施的条件。

另外必须警惕您所提出的“优生”是否会导致一部分人生育权的剥夺,是否会导致社会达尔文主义,是否会导致新纳粹的产生。

----------------------

2008-05-20 09:25:41 zhupeng

这个主帖只是本人生存体系理论的一个组成部分,所以它不用面面俱到。对于你指出的“婚姻属于小农经济的论证”这个问题,我已经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婚姻制度是小农经济条件下男性向女性夺权的产物。它一开始是一种劫掠,后在各方达成妥协后变成为交易。再后来就是现在了,它已经混乱不堪、岌岌可危。

对于你提出的其它问题,我想,人口问题是主,它们是次。在解决人口问题的时候应该避免让它们出来作怪。但,遗憾的是十全十美的社会是没有的。

(2008-05-14 15:58:16 zhupeng
  

大家在这里讨论专制主义的民众基础问题,我忽然有了一个念头:

在西方,宗教势力与国王势力的抗衡是他们发展民主的一个基础;在母系社会,母权制与舅权制的平衡,是部落会议的一个基础。在东方进入婚姻社会后,宗族家长一权独大,这是不是就是专制主义的基础?

请大家分析分析。

2008-05-15 08:50:22 zhupeng
  
欧洲实行的是一夫一妻制,这是欧洲王权的一个薄弱之处。试想,像现在有些国家一样,如果欧王们也结个几十次婚,生几十上百个孩子,这些孩子再结婚,哇,这样一个庞大的,掌握着军事、经济大权的利益集团就不容易撼动了;即使王权被撼动了,其权力也有可能被一个次级的婚姻集团所取得。啊~,还能有民主吗?

看来,婚姻制度,尤其是一夫多妻制是集权主义的基础?或者说,婚姻制度就是集权制度?)

现在,婚姻制度就是奴役我们的制度。

淘汰婚姻制度将是人类社会最深刻、最广泛的变革,如果有一群中国人能够引领世界潮流,必将得到万世景仰!

[作者:zara160 回复日期:2004-12-18 16:45:20 

我也觉得目前法律下的一对一的婚姻制度是一种不人道的制度。但确实是目前条件下有其应用价值和深刻历史沉积的制度。

既然阁下有此高见我想请教下,新的婚姻制度在口头上可能有其优越性,实际实施后会否带来更加难以处理的后果。新的婚姻制度又如何推广和实施,其推广过程的难度,具体措施,和实际推广中所出现的新问题和需付出的推广成本又如何解决。]

作者:朱鹏 回复日期:2004-12-19 9:40:09 

没有什么新的婚姻制度了。婚姻制度这艘船已经千疮百孔,什么样的人会陪着它一同葬身海底呢?王公贵族?传统农民?还是那些受传统思想影响不能自拔的人?

当一个地方出了问题,总要有人出来提各种意见。比如:砍伐森林的问题,有识之士认为问题很严重,应该禁止。可是由于地方利益,这种行为是难以制止的。结果怎么样?灾难发生了!98年大洪水后,国家颁布法令禁止砍伐森林。于是,原来那些砍树的一夜之间就变成了种树的!这就是物极必反。人口问题也是一样,多了不行少了也不行。否则就会有灾难。灾难来了,革命也就跟着来了。让我们等待着灾难吧!

开弓没有回头箭,当人类社会迈出了工业化的脚步时,淘汰婚姻制度的序幕就拉开了。这个由第二生存体系向第三生存体系的转变也许可以用双轨制过渡一下。

只有人口社会化才能普惠众生!!!!!!!!!!!

目前,中国最适合人口社会化革命的地方在台湾。大陆看来只能暂时等待了。

其实结婚不结婚不关别人什么事。但是婚姻制度可关系到人口出生率呵。现在没有一个国家能让人口出生率达到需要的水平。问题严重的很呵。

婚姻制度已经几千年了,它已经在消亡的路上了,它已经很腐朽了,它正在严重地妨碍着社会的进步,所以,让它灭亡的越快越好。    

————————

[作者:wangdp95 回复日期:2004-12-25 17:22:23 

你的想法剥夺了人性的情感,是愚蠢的专政。你一定是婚姻不幸福的家伙,要不就是老光棍。]

作者:朱鹏 回复日期:2004-12-26 14:00:01 

按照你的逻辑,很多为集体、社会、民族和国家做的事情岂不都是专政:税收、征兵....,你以为婚姻制度不是专政吗?如果我的生活如你所说,难道不是婚姻制度专政的结果吗?

个人利益与社会(公众)利益是一对根本性的矛盾,为了社会的稳定,需要制定一系列制度来使这两者(个人利益与社会(公众)利益)趋于平衡。当各种因素发生变化后,原有的平衡会遭到破坏,这时需要淘汰旧制度建立新制度,使个人利益与社会(公众)利益达成新的平衡。工业化、福利化、知识化是人类历史长河中出现的新元素,它们否定了小农经济,而与小农经济配套的婚姻制度看来与这些新元素是不合拍的。淘汰婚姻制度,施行人口社会化正是人类社会现在要做的事情!
  
作者:悖论 回复日期:2005-1-3 13:44:14 

很有意思,不敢苟同。
    
倒是改变目前的婚姻制度,由自然形成的婚姻制度主宰,比如允许一夫多妻
  
作者:mmzd 回复日期:2005-1-3 14:14:23 

那一夫多妻的那几个老婆和别的男人睡觉,算不算自然行为?
  
作者:朱鹏 回复日期:2005-1-3 16:02:11 

一提到婚姻,现代人往往有这样的思维定势:爱——成家——性——子女——财产,而独独把婚姻制度中最本质的部分排挤掉了。这个被现代人排挤掉的最本质的部分就是:婚姻制度乃以人为对象的交易制度。操纵这项交易的人就是一家之长,被交易的当然就是他们的孩子或者弟妹了。在小农经济条件下,被交易者绝少反抗。因为他们没有独立的经济,文化传统也不允许。把人作为财产来对待才是纯正的婚姻制度。在这一点上,婚姻制度与奴隶、农奴等制度有异曲同工之妙。工业化之后,小青年们有了反抗的资本了,老子的话可以不听了!“没有爱情的婚姻是不道德的。”的口号也响起来了!剔除了本质的婚姻也就越变越抽抽了!

所以,把婚姻制度的来龙去脉、婚姻制度的概念有必要梳理清楚才好分析问题。
  
作者:朱鹏 回复日期:2004-12-26 14:00:01 

按照你的逻辑,很多为集体、社会、民族和国家做的事情岂不都是专政:税收、征兵....,你以为婚姻制度不是专政吗?如果我的生活如你所说,难道不是婚姻制度专政的结果吗?

个人利益与社会(公众)利益是一对根本性的矛盾,为了社会的稳定,需要制定一系列制度来使这两者(个人利益与社会(公众)利益)趋于平衡。当各种因素发生变化后,原有的平衡会遭到破坏,这时需要淘汰旧制度建立新制度,使个人利益与社会(公众)利益达成新的平衡。工业化、福利化、知识化是人类历史长河中出现的新元素,它们否定了小农经济,而与小农经济配套的婚姻制度看来与这些新元素是不合拍的。淘汰婚姻制度,施行人口社会化正是人类社会现在要做的事情!

淘汰婚姻制度将是人类社会最深刻、最广泛的变革,如果有一群中国人能够引领世界潮流,必将得到万世景仰!

[作者:zara160 回复日期:2004-12-18 16:45:20 

我也觉得目前法律下的一对一的婚姻制度是一种不人道的制度。但确实是目前条件下有其应用价值和深刻历史沉积的制度。

既然阁下有此高见我想请教下,新的婚姻制度在口头上可能有其优越性,实际实施后会否带来更加难以处理的后果。新的婚姻制度又如何推广和实施,其推广过程的难度,具体措施,和实际推广中所出现的新问题和需付出的推广成本又如何解决。]

作者:朱鹏 回复日期:2004-12-19 9:40:09 

没有什么新的婚姻制度了。婚姻制度这艘船已经千疮百孔,什么样的人会陪着它一同葬身海底呢?王公贵族?传统农民?还是那些受传统思想影响不能自拔的人?

当一个地方出了问题,总要有人出来提各种意见。比如:砍伐森林的问题,有识之士认为问题很严重,应该禁止。可是由于地方利益,这种行为是难以制止的。结果怎么样?灾难发生了!98年大洪水后,国家颁布法令禁止砍伐森林。于是,原来那些砍树的一夜之间就变成了种树的!这就是物极必反。人口问题也是一样,多了不行少了也不行。否则就会有灾难。灾难来了,革命也就跟着来了。让我们等待着灾难吧!

开弓没有回头箭,当人类社会迈出了工业化的脚步时,淘汰婚姻制度的序幕就拉开了。这个由第二生存体系向第三生存体系的转变也许可以用双轨制过渡一下。

只有人口社会化才能普惠众生!!!!!!!!!!!

————————

一提到婚姻,现代人往往有这样的思维定势:爱——成家——性——子女——财产,而独独把婚姻制度中最本质的部分排挤掉了。这个被现代人排挤掉的最本质的部分就是:婚姻制度乃以人为对象的交易制度。操纵这项交易的人就是一家之长,被交易的当然就是他们的孩子或者弟妹了。在小农经济条件下,被交易者绝少反抗。因为他们没有独立的经济,文化传统也不允许。把人作为财产来对待才是纯正的婚姻制度。在这一点上,婚姻制度与奴隶、农奴等制度有异曲同工之妙。工业化之后,小青年们有了反抗的资本了,老子的话可以不听了!“没有爱情的婚姻是不道德的。”的口号也响起来了!剔除了本质的婚姻也就越变越抽抽了!

所以,把婚姻制度的来龙去脉、婚姻制度的概念有必要梳理清楚才好分析问题。

有人说:“婚姻是非常私人的事情,是极权政体的天然敌人,”

个人认为,婚姻制度不是“极权政体的天然敌人”。相反,婚姻制度是极权政体的帮闲。试问,那个王朝不是靠婚姻制度传承的?

在非婚姻的母系氏族社会里,领袖是民选的。“尧舜禹禅让”就是这种古老民主制度在父系婚姻制度中的遗存,我们华夏子孙应该扛起祖先的民主旗帜,淘汰婚姻制度,用人口社会化来普惠众生!

虽然有搞笑的感觉,但这也足可以被列为第十条理由。

还有人认为,婚姻和家庭是不可分割的。这完全是在门缝里看问题。人不仅在非婚姻的社会里有家,而且在婚姻制度的社会中有家也不一定非有婚姻不可。

《参考消息》(05.01.06),在第6版上有这样一篇文章:欧洲青年青睐独居 文中写到,欧洲人心目中那种由夫妻和孩子组成家庭的传统观念正在转变,仅有一位成员的家庭数量激增(目前约有5000万)。  

2008-01-19 15:52:37 37゜2   居然想选择一条通往奴役之路来免于被奴役,真可悲。

===========

啥叫奴役?

所有的制度都是用来管理人的。一般来说,新制度就是先进制度。比如奴隶制度,当初也是先进制度啊?!随着社会的发展,新制度变成旧制度了,它也就被认为是奴役制度了。

现在,婚姻制度就是奴役我们的制度。
  
2008-02-04 08:25:46 zhupeng

有话说,制度好,人变好;制度差,人变坏。现在大陆上的医生一个比一个黑,是不是医生们都不知道应该做一个好人呢?当然不是。问题出在制度上。

有外国人研究认为,按照现在社会变化的速度,男女平等要一千年以后才能实现。我不认同这样的看法,我认为,照现在的作法做下去,永远都不会有男女平等。

现在的世界,人口问题越来越严重。人口问题是一个必须要解决的问题。几十年,上百年来人们都不能解决这个问题,是因为人们只是在旧制度上修修补补。不久人们就会知道,不动大手术是不行了。这就是契机,是女性彻底解放的契机。
 
2008-02-04 17:09:55 北海月 (成都)  2008-01-29 13:13:47 zhupeng   

1)推进全民福利制度的建设;
      
2)宣传教育
    
我认为这些远远不够,必须做到自上而下的性别制度格局的变化和顺带的意识形态的充分转变。
  
2008-02-04 21:24:34 也拟疏狂 (武汉)  

女人首先是人。女权首先是人权。
  
2008-02-05 10:09:08 zhupeng   

要过年了,各位新年好!
    
女人有女人的优势,男人有男人的优势.在这个需要男女合作才能发展下去的社会里,大家最好\也必须求同存异.

权利和责任是相匹配的.只有大责任才会有大权利.想一想,女性的第一大的责任在那里?
  
2008-02-05 11:37:44 zhupeng   

所谓男权社会就是夫权、父权等等这些东西支撑起来的嘛。
    
把婚姻制度淘汰掉,这些东西就不存在了嘛,社会不就变成了女权社会了?!性别制度格局不就变了吗?!

2008-02-05 17:24:04 北海月 (成都)  

婚姻制度很难去除的,以前空想社会主义者欧文在自己搞的公社里发现,男女还是自然地组成了实际的婚姻形式。
    
而且想中国这样的国家,宗法制观念很重,家国基本上是同构的,如何才能从意识上去除家庭观念呢。
   
2008-02-06 10:06:53 zhupeng   

婚姻制度很难去除,不等于不能去除。现在,不用搞实验,不结婚不生孩子的人已经越来越多了。

婚姻制度这艘船已经千疮百孔,什么样的人会陪着它一同葬身海底呢?王公贵族?传统农民?还是那些受传统思想影响不能自拔的人?

当一个地方出了问题,总要有人出来提各种意见。比如:砍伐森林的问题,有识之士认为问题很严重,应该禁止。可是由于地方利益,这种行为是难以制止的。结果怎么样?灾难发生了!98年大洪水后,国家颁布法令禁止砍伐森林。于是,原来那些砍树的一夜之间就变成了种树的!这就是物极必反。人口问题也是一样,多了不行少了也不行。否则就会有灾难。灾难来了,革命也就跟着来了。让我们等待着灾难吧!

开弓没有回头箭,当人类社会迈出了工业化的脚步时,淘汰婚姻制度的序幕就拉开了。这个由第二生存体系向第三生存体系的转变也许可以用双轨制过渡一下。

只有人口社会化才能普惠众生!

目前,中国最适合人口社会化革命的地方在台湾。大陆看来只能暂时等待了。

2008-02-10 20:12:08 zhupeng   

人口社会化是女性主义的康庄大道。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匿名  发表于 2010-2-25 01:01:52
就算是废除婚姻制度也不能说是男权或女权主义,只会有社会的大变革。
要废除婚姻制度,多半会以生物科学和生态学为标致的大革命为前提,从而带动这场社会革命。目前,尽管物理科学为基础的革命已经有惊人的成就,生物学意义上的真正革命还未没有突破性的成就。
众所周知,人类的几次工业革命,乃至信息革命,都为人类社会和人类生活结构带来变化,从而引致人类的生理和心理结构发生了变化。
比尔·盖茨曾经说过,二十世纪是物理学和计算机的革命,二十一世纪将会是生物学的革命。他本人除了对计算机感兴趣以外,还对生物学感兴趣。

生物学革命最明显的标致很可能是人类从自然的两性繁殖向多元化转变,逐步实现非自然生育。例如,一个妇女可以通过人工授精和克隆技术而生下孩子,不必同性扯上关系。又例如,生物科技的进步可以为人类制造人造精子或人造子宫,使有疾病的人,或者不愿生育的妇女,可以用其它替代方法来实现人口再生产,这样人口出生就完全以科学化和社会化来管理,从而调节人口平衡。基因科学的进步可以在此其间找到有问题的基因,从而大大减少不正常人口的出生。
生育既使女性处于被动地位,也使女性以生育为资本来出卖自己和对其的占有,同时男性也为血统的纯正而对女性的性和贞操实现支配和控制。只有实现人类再生产的方式的转变,然后才对传统的血亲和伦理体系产生根本的转变。

总的来说,现在的现象也可以说是生产力——生产关系——生产方式之间的矛盾,而且还是人类的社会产生和对精神的追求与人类自身再生产之间的矛盾。科学在进步了,社会在进步了,但人类自身再生产的结构还处于原始阶段,原地踏步,一只脚踏前,一只脚踏后,不出问题才怪。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匿名  发表于 2010-2-25 01:05:36
传统上是由母亲生下孩子,再由社会抚养。然后是实现父亲的终结,母亲的终结,没有人知道自己的亲生父亲和母亲是谁,但是有一群具有专业水准的人在抚养他们,如果他们喜欢的话,可以称所有人为父亲或者母亲。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匿名  发表于 2010-2-26 01:08:47
为什么男人会有这种“自私的基因”,强调血统的纯正,为了血统的纯正而对女性进行身体的控制,乃至精神的摧残,而自己却这么倾向于“出轨”呢?为什么没有人问这个问题呢?是不是应该从男性的生理和心理结构说起?而不是用道德来谴责。是不是男人也在与自己的本性作斗争呢?只有解决了男人的问题,这些“出轨”和“占有欲”的现象才会解决。同样,女人的问题也是如此。那么,总结起来,是不是婚姻这种制度本身不符合人的生理和心理规律,导致人的心理扭曲,才会出现这么多问题?该要反思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匿名  发表于 2010-2-26 01:29:30
可以从孩提时代,男孩对母亲的印象,以及女孩对父亲的印象说起,因为这是他们第一个接触的异性对象,是他们的学习模式。还有,就是男孩和女孩对自己和异性的生理构造产生好奇说起。为什么我不是这样?为什么只有母亲才能生育,而父亲却不能?为什么女孩子的乳房能长起来,而男孩子的乳房却不能?为什么男孩有阴茎,女孩子能否像男孩子那样有阴茎吗?男孩又是否能够像女孩那样长起了乳房和来月经吗,男孩的乳房又能否哺乳吗?
是不是男人想渴望有属于自己的孩子,男人只有播种,但生育的过程却往往不在男人手里,而女人却可以随意和不同的男人生孩子,从而让男人产生自卑,所以就对女人强加控制。这样的话,假如男人能够生孩子和哺乳,那么他可以不依靠女人而生养自己的孩子,从某种意义来看,就是男人“独立”了,“解放”了。取得独立的男人不会做别人的丈夫。男人被剥夺了生育和哺乳的权利。我不知道男人拥有退化了的乳房,是不是说明男人曾经能够哺乳,后来不能了,这是生物学的问题。也可能人类本身是雌雄同体的,至少在胚胎早期性别分别不明显,童年期性别特征不明显,但后来却各自发育成不同的结构,而自己身体内属于异性的那一部分却退化了,只有残存的记忆。正是这种残存的记忆,促使他或她寻找异性去填补那一部分。但是,至少生物界中有些生物是雌雄同体的,有些生物一生中的性别会发生变化,甚至母鸡也会有变成公鸡的可能,因为母鸡体内有属于公鸡的那一部分器官退化了,后来又被激活了。

同样道理,可能阴蒂就是退化了的阴茎。从生理上看,女性体内也会分泌雄性激素,正如男性也会分泌雌性激素一样。正是女性体内残存有男性荷尔蒙,才让女性有了性欲。
而女性体内属于男性的那一部分被剥夺了,这也让她产生对异性的崇拜和莫名其妙的自卑。也正是这个男性部分让她变得强悍。如果她能找到自己体内的男性部分,问题也会解决。但是,这样女性就不会生孩子,生育率会降低。这就是问题所在。

从这种角度来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匿名  发表于 2010-2-26 01:49:37
从这种角度来看,未来对于性别的鉴定不能够简单地用生理上的自然性别来决定。性别可能还包括社会性别和心理性别。一个男人的隐性性别可能是女人,同时一个女人的隐性性别可能是男人。“悍妇”现象可能是女性体内男性意识的部分在起作用。
男性渴望得到女性的那部分,例如是渴望想拥有像女性那样的生育权和有女性那样的优势。
女性也渴望得到男性的的那部分,例如是渴望想拥有像男性那样的力量和支配权,生活的各个方面拥有主动地位,渴望想有男性那样的“阴茎”。这种失去也让女性产生“自卑”,再而由“自卑”转嫁到唠叨和对虚荣的追求,乃至表现为对儿子的溺爱和占有,成为重男轻女的帮凶。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Archiver|手机版|生命绿洲论坛

GMT+8, 2024-5-31 15:49 , Processed in 0.253514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