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绿洲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1656|回复: 6

有机栽培之杂草防治技术

[复制链接]
爱力 发表于 2013-10-5 16:50:3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有机栽培之杂草防治技术



1.jpg


一般未经驯化的非栽培植物通常以「野生植物」或「 野草」 称之,「杂草」 则是以人为利用做出发点所定义的名词,亦即凡是影响到人们当时所栽种作物之收量的其他植物,均以杂草视之,例如发生在非水稻田内之自生稻亦视为杂草,因此田区内所谓的杂草并非指特定种类的植物,或许只是在当时环境状况下尚未被人们发现其利用价值。

但是杂草在作物栽培体系内确也扮演着不可忽视的角色,因为对光照、养分、水份、空间等资源的竞争,会直接为害到作物的生育;如水田内整地后萌芽之稗草,在分蘖中期株高即超过水稻造成光的竞争,影响稻株对光的吸收降低谷粒数及稔实率;株形较矮之野茨菰、萤蔺及球花莴草等水田杂草,也会减少植株中下层叶片之受光量;养份的竞争对作物生育的影响则为明显,​​尤其是氮肥​​的吸收效率降低,导致生育不良之黄化现象。竞争所导致之减产程度会因杂草的种类、发生生物量、发生之时期、作物的品种、及气候环境等条件而有差异,田间实际发生之减产程度在10-90% 范围。

杂草同时也会成为病虫原的寄生及老鼠栖息的场所,增加田间管理上的困扰,甚至植株残质释出酚类等二次代谢产物,发生所谓的毒他作用(allelopathy),引起作物品质的低下及产量的损失。除了对农业生产有明显影响外,杂草也会降低环境品质与自然资源的利用率,如水域中布袋莲堵塞河道不但阻碍水流,且易滋生蚊蝇影响环境卫生,甚至某些有毒植物引起身体的过敏现象而危及人畜健康。杂草因为引起上述干扰人类活动的为害情形,而成为植物保护范畴内的主要害物之一(pest) 。


杂草生态及分布

一般田面发生的杂草种类与数量,在不同气候、作物种类及田间管理方式下有很大之差异;如组成水、旱田之主要杂草,因灌水程度影响土壤含水量而有截然不同的草相;即使同为旱田的果园及蔬菜田草相,也因为作物生育期的长短、株型及竞争力等因素而有明显差别;另外冬生型及夏生型杂草的季节性分布会形成区域性的特有草相,本省一期作水稻整地前为里作田或休闲田,在低温下田面会发生大量冬生型旱田杂草,如小叶灰藋(Chenopodium ficifolium)、旱辣蓼(Polygonumlapathifolium)、小叶碎米荠(Cardamine parviflora) 等,二期作高温下则多为稗草及自生稻等禾本科草;整地与否对田面草相也有相当显著的影响,如冬里作田在水稻收割后,田面会陆续长出旱生型杂草,在不整地状况下,这杂草会继续长大,但经过整地后,这些已萌芽的杂草会被翻除,同时翻出土壤种子库内的杂草至土表,于适当环境下开始萌芽生长;因此一般不整地田之杂草量较低,几乎为整地者的一半,但不整地状况下杂草生育快速,草鲜重的增加速率较整地者为快。

水稻田内常见之主要杂草大部份为挺水型水生植物,即根部着生于土中,地上部枝叶大部份露出水面,台湾地区如稗草(Echinochloa crusgalli)、萤蔺(Scirpus juncoides )、球花蒿草(Cyperus difformis)、鸭舌草(Monochoriavaginalis)、wgnin timo tndo (Sagittaria trifolia)、水苋菜(Ammannia Baccifera)、母草(Lindernia pyxidaria)、红骨草(Rotala indica)、尖瓣花(Sphenochola Zeylanica) 及云林莞草(Scirpus planiculmis) 等为水田常见之主要杂草,其他如青萍(Lemna paucicostata)、槐叶苹(Salvinia natans) 及满江红(Azoola pinnata) 等浮水型杂草,在除草剂大量使用前也曾普遍发生于水稻田中,目前则多发生于淹水较深之茭白笋或菱角田中。

某些湿生性植物如芒稷(Echinochola colona)、畔茅(Leptochloa chinensis)、双穗雀稗(Paspalum distichum)、碎米莎草(Cyperus iria)、锯叶定经草(Lindernia cillata) 及满天星(Alternanthera sessilis) 等,由于水田整地趋于粗放,及淹水或保水的管理不佳,或者从田埂蔓延至田区内,亦逐渐成为水田重要的杂草种类。台湾地区一、二期作水稻初期之气候温差异大:期作间杂草分布亦有差别;如野茨菰多发生于一期作,鸭舌草、红骨草、尖瓣花及芒稷则在二期作较多。

此外在南北气候及管理程度上之差异,亦导致杂草地区性的局部发生,如野茨孤集中于桃竹苗区,瓜皮草(Sagittaria pygmea) 分布于苑里、大甲一带,水苋菜及尖瓣花在中南部发生较多,云林莞草则主要在中部海水田中,但近年来在水稻代耕方式的盛行下,遭受杂草种子或营养茎污染的农机具或秧苗,会加速繁殖力强的杂草散布,同时在使用同类型除草剂防治下,地区间草相的差异有不明显的趋势,如云林莞草已拓展至台东地区,尖瓣花也普遍发生在北部田区。温度的差异也影响杂草萌芽的整齐度及生育,二期作高温下萌芽快且一致,根据蒋慕琰(1983) 试验结果:整地后30 日之营养生长速率如株高及生物量,约与一期作整地后60日者相当。

台湾地区栽培之蔬菜种类包括根、茎、叶、瓜、果菜类等,具有种类多面积小的特性,各类蔬菜因为生育季节、生育期长短与管理上的不同,导致杂草相的分布有明显差异;高温多湿之夏季蔬菜田,杂草主要以牛筋草(Eleusine indica)、稗草及马唐草(Digitaria sanguinalis) 等禾本草等主;另外还有野苋(Amaranthus viridis)、加拿大蓬( Erigeron canadensis) 及马齿苋(Portulaca oleracea) 等阔叶草,以及莎草科之碎米莎草;夏季高冷地之蔬菜田杂草,根据农药所杂草研究室调查,则包括(Poa annua )、欧洲黄苑(Senecio vulgaris)、苦菜(Sonchus oleraceus)、野塘蒿(Erigeron sumtrensis)、龙葵(Solanm nigrum)、小叶碎米荠、大扁雀(Bromus catharticus)、圆叶锦葵(Malva neglecta ) 及昭和草(Erechtites valerianafolia) 等,其中早熟禾和鹅儿肠最普遍,而小叶碎米荠等十字花科杂草却成为休闲期之优势族群。

冬季干冷气候下常发生之蔬菜田杂草,则以阔叶草为主,包括小叶灰藋、鼠麴(Gnaphalium purpureum)、泥湖菜(Hemistepta lyrata)、早苗蓼、节花路蓼(Polygonum plebeium )、山芥叶(Rorippa atrovirens)、鹅儿肠及小叶碎米荠等,大部份为中小型之一年生草。若为二期作后之冬里作田,还会有一些湿生性水稻田杂草,如球花蒿草禾木虱草(Fimbristylis milliacea) 等的发生。

栽培较多之叶菜类因种类繁多,短期与长期叶菜类之生育期长短差异大,短期者在夏季仅19-20 日,冬季约30-45 日,但如结球叶菜如甘蓝、结球白菜、结球莴苣菜及包心菜等之生育期长达3 个多月,因此两者田面杂草发生之种类与数量亦不相同;生育期长较易出现多年生杂草,如满天星(Alternanthera sessilis) 和香附子( Cyperus rotundus)等;短期叶菜类因为生育期短,收获后土壤翻耕次数频繁,则较不适合多年生草完成其生活史。果树因为是多年生作物,不论落叶或长绿果树的生育期都很长,杂草管理也粗放,在本省高温多湿的气候下,园区内的草相颇为复杂,其中不乏多年生草。但在某些地势较高之坡地果园,为了发挥水土保持、增加有机质来源及改变生物相之效益,会选留匍匐性矮生杂草之草生栽培方式,相对的会抑制园区内杂草发生之种类。

综括来说,水田环境十分均一,杂草发生的种类不及旱田复杂,草相的变化亦不大。旱地作物田所发生的杂草种类主要受温和雨量的影响,水田状况除温度外,主要是淹水深度造成之氧气供应量的差异,但除草剂的使用亦为草相改变的重要影响,因为经常使用同种类除草剂时,在药剂的选汰压力下造成敏感性杂草减少,耐受性杂草增多而成为优势族群的草相变迁现象;可能长期重覆施用同一种除草剂,导致敏感性族群内由于基因突变发生抗性生物型(biotype) 植株,如旱地杂草野塘蒿已证实对巴拉刈(paraquat) 产生抗性,所以常常在以巴拉刈为主要防治药剂之作物田附近,可以发现仅存有大大小小野塘蒿遍布田野的景象。

至于杂草发生量,即杂草在田面的覆盖率和累积的,生物量,则和田间栽培管理的程度有关,间苗、中耕及培土等措施,多多少少都会除去部份的杂草,尤其是在杂草幼曲期即行除,去更明显降低作物期间所受杂草的危害程度。草相调查为选择有效防治方法之依据,在现行杂草管理上是为需要长期投入人力与经费之基础研究。


杂草防治

杂草对作物正常生育的干扰,和病原菌及昆虫等害物(pest) 造成的危害情形不同,后者往往引起突发性的显著损害,在未做妥善​​预防措施时甚至毫无收成可言,因此监测田区内病虫害物栖群的消长,为达到经济防治水准必要的手段;但是杂草的存在却是与作物同步的,对作物的影响为渐进而持续的;因为土壤种子库(soil seed bank ) 内所含的杂草种子量本来就很高,虽然因为气候、栽培作物的种类、整地耕牦的程度、土壤含水量及除草剂使用的种类与频度,而改变田区内杂草发生的种类与数量,但通常在播种同时许多杂草种子也已开始萌芽,和作物共享田间所有自然及人为提供的资源,直到完成生活史达到种族衍续的目的。

杂草凭借着种子产量高及休眠期长之特性,而具有很强的繁殖能力,且容易随着灌溉水、栽培作物种苗之介质、动物携带等因素而快速散到其他地区,营养繁殖茎甚至还会因为整地时的农机具切割而蔓延至全区。针对杂草蔓延快速及竞争力强之天赋,在农业生产体系中所带来的冲击,主要发生在作物尚未形成覆盖前之生育抑制,及杂草开花结实后种子掉落,增加土壤​​中之种子含量,因此防治着重在作物生育早期,甚至前作或休闲田的杂草管理会影响防治效果。


有机栽培之杂草防治

有机农业经营的主要理念,是设法让农田土壤及自然界原有之潜能充分发挥,但现代化农业经营为了追求高产量及降低生产成本,采用单一作物栽培制度,大量施用化学肥料与农药,长久下来导致土壤活力衰退、自然生态改变、种源多样化降低、及环境品质劣化的隐忧,除草剂对土壤质地的影响尤其较其他种农用药剂为什。但符合有机栽培理念的经营,实非完全回归老祖先苦行僧似的农耕方式,而是结合现有的高科技,合理生产安全的农产品。

从杂草发生与竞争特性上不难理解,杂草防治在有机栽培实施体系中为不易克服的难题,因为杂草种子本来就已大量存在土壤,人类为了得到高产的利益不惜大量使用药剂赶尽杀绝,短时间似乎得到显著的成效,殊不知长久下来却改变了自然界原有之生态平衡,必须花费更多的心血去弥补造成的缺失。

因此亟需建立「杂草管理」的观念取代传统的「根除」,即在作物产量品质与杂草生存间取得一个平衡点,于作物敏感生育期间,结合田间操作及合理施用残留期短之药剂,长期持续的控制或利用杂草,使其发生量保持在可接受的范围内,如此不但可提供作物较佳之生育空间,同时亦不会滥用药剂污染环境,且达到符合经济防治水准的原则。

目前常用的非农药杂草防治技术;包括配合耕作制度的水、旱田轮作,或以稻谷、塑胶布覆盖田面抑制杂草萌芽,均可降低田面杂草的发生及土壤中之种子量,甚至在果园中维持低矮匍匐性杂草的草生栽培,除能减少土壤水份的蒸发,也可在适当的管理下降低杂草竞争力。田区四周及灌溉沟渠的清洁维护,可减少有害种子及营养繁殖体的传入。对于危害潜力高而防治困难的多年生杂草,在发现初期即应予以有效防治,可减缓其蔓延速率。

实际上管理良好之田区,土壤中杂草种子量会逐年减少,杂草危害程度亦随之降低,防治作业趋于单纯而可掌控,较之完全仰赖药剂的施用,来得安全且无抗性草发生,及土壤肥力消退的后顾之忧。

推动有机农业的最终目标为达到农业的永续经营,因此面对人为认定的「杂草」植物,在避免种子大量产生及入侵的的前提下,合理使用各种防治技术,预防杂草种子或营养繁殖体,从作物种源、肥料、农机具及灌溉水等途径的污染,及抑制田面已发生杂草的生育,最主要的是确实掌握防治的水准,消除「寸草不留」的观念,则落实有机栽培的执行必然指日可待。


结论

作物栽培体系中杂草的持续性发生,和其快速的传播及过强的竞争力,对农业生产带来不小的冲击,由「野草除不尽,春风吹又生」这句俗谚,即可深刻的体会早期农民除草的无奈,只是目前台湾地区农民​​几乎主要倚赖除草剂防治杂草,而忽略了如何配合其他非药剂的综合防治技术,尤其是涵盖种子检疫的预防性措施,借以降低杂草的入侵与散布,而防治的重点在于压制杂草茂盛的繁殖力,同时考量作物的特性与生育期,评估杂草发生对作物生育带来的冲击,结合栽培管理体系及施用药剂等综合防治技术,才能达到省时省工符合经济效益的管理策略。


相关连结:
農作物有機栽培適用資材
资料来源:摘录自蒋永正,「有机栽培之杂草防治技术」,永续农业-有机农业产品之产销策略专辑,第十二期.2000
楼主热帖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阡陌 发表于 2013-10-5 18:36:20 | 显示全部楼层
杂草丛生原来也会滋生害虫和招引老鼠,杂草真厉害。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化凡 发表于 2013-10-5 20:38:20 | 显示全部楼层
感谢楼主的分享。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文文 发表于 2013-10-5 21:10:42 | 显示全部楼层
阡陌 发表于 2013-10-5 18:36
杂草丛生原来也会滋生害虫和招引老鼠,杂草真厉害。

除杂草的过程很舒服。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太清 发表于 2013-10-6 06:00:36 | 显示全部楼层
禅院亲人们幸福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风清云淡 发表于 2013-10-6 10:42:25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亲爱的分享!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天际 发表于 2013-10-6 14:00:04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爱力分享。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Archiver|手机版|生命绿洲论坛

GMT+8, 2024-4-29 04:25 , Processed in 0.110410 second(s), 2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