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揭开史前文明的面纱》有感 ◎张锦华(台大新闻研究所教授)
探索“六吋”以下的宇宙真相
我是一位新闻研究所的教授。美国极受尊崇的普立兹新闻奖的创办人曾说:新闻工作的三大目标就是:第一是报导真实、第二也是报导真实,第三还是报导真实。这说明了追求真实是人类十分重要的根本目标。不过,什么才是“真实”呢? 英国哲学家艾丁顿曾举例说明科学家研究“事实”的限制:一位海洋生物学者以六吋的鱼网网眼,花了很长的时间在海里网鱼来研究海洋生物,最后终于得到一个“科学”定律:所有的鱼都比“六吋”长!
这个例子很好笑,也很可悲。科学家穷尽一生的努力,其发现的基点却总是受限于人类的能力不足,而所得到的成果就很可能差之毫厘,失之千里都不止了呢。 科学界不世出的天才爱因斯坦在老年时曾把自己比喻在海边捡拾贝壳的孩子,他并且说,在他漫长的一生,所学到的一件事,就是我们所有的科学,如与现实相较都是原始的,幼稚的。
这本书的内容,也许正像那些“六吋”以下的海洋生物,漂流在广大的海洋中,在一个偶然的机会里,被一些海边捡拾贝壳的孩子发现,像是三叶虫上的鞋印、深海里的巨大金字塔遗迹、二十亿年前的核子反应堆、失传的玛雅历法、人与恐龙的雕画、以及人类文明败坏和毁灭的痕迹等等。
从“正统”的科学范畴来看,这些可能是“异端”的,可能有人会斥责这是不合乎“科学”的。但是,我们也不禁要问:“正统”的科学成就不就是那个“六吋鱼网”的发现成果吗?这些现在视为“正统”的科学发现,在以前也曾经被视做“异端”呀!“谁”有权利来界定真理的范畴呢?
我们人类是否只能靠着“六吋鱼网”来认识世界呢?如何让我们的鱼网网眼更细致的查知宇宙真相呢?本书收集了许多“六吋”以下的考古发现,非常丰富有趣,文笔生动、并佐以珍贵图片,事实资料来源也能引注详细,是一本适合大众阅读的科普读物。
阅读的过程,更如同历经柳暗花明、跨越现有科学局限的惊喜。不过,虽然透过这些丰富的实例,让我们看到了许多令人惊异的“六吋”以下的宇宙现象,但是本书并没有告诉我们宇宙的真相到底是什么?如果进化论是错的,那什么才是对的呢? 但它最后建议很有意思,想要知道最终的答案吗?有一个方法叫做“修炼”,也就是修炼成“觉者”,也许你就可以有一付更精细的鱼网网眼了。朋友,看完本书后不妨试一试哟!
于仲夏蝉鸣的校园 |